永康试水“创匠工场” 90后创客和老匠人能擦出火花吗
| 招商动态 |2016-08-10
“创客”这个词很多人都听说过,那你听说过“创匠”吗?
日前,永康首个乡村旅游基地“创匠工场”在前仓镇大陈村试水。这里既有引领潮流的年轻创客,也有传承技艺的手工艺人。时尚和传统混搭、90后和非遗传承人走到一起,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?
打把超级铜壶
一展老铜匠的风采
创匠工场刚开门,来大陈村游玩的游客们就好奇地跑了进来。这里的9间工场,每一间的名字都不俗:“千娇媚”、“顽皮匠”、“呵·水”、“善·物”……能看出是花了心思的。
工场大门口,赫然摆着两个“大家伙”——74公斤重的大铜壶、150多公斤的大铜罐,全部出自匠人胡周全之手。
胡师傅告诉我们,这只大铜罐的最大直径1.4米,能装2吨水,大铜壶也能装700公斤水。
从12岁开始挑铜担,胡周全从事打铜这一行已经快37年了。为什么要打这么大的铜壶和铜罐呢?
“想留一个纪念,也有一个情结吧。”胡周全说,在他的老家芝英镇胡祖坑村,曾经有二十几位老铜匠,时过境迁,现在这批工匠渐渐老去,继承人却难觅。
胡周全萌生了和其他工匠一道打把“超级铜壶”的想法。
永康有“五金工匠走四方,府府县县不离康”的说法。胡周全说,打铜壶是铜匠最具代表性的工艺,打把大铜壶,能像招牌一样展现永康打铜匠的风采。
看到不少年轻的背包客对打铜感兴趣,胡师傅开心地说:“能和子女辈的年轻人在一起,感觉很有意思,我很愿意教。”
篆刻、书法和国学
年轻创客爱跨界
“创匠工场”正中位置,摆放着8套古时私塾用的桌凳,这是专门提供“小丫篆艺”使用的。
32岁的李晓娅没想到,这家为孩子们学国学、练书法、体验篆刻艺术而开的“小铺”,一下子就收获了很多关注。
李晓娅的爷爷是永康知名书法家,他曾创作一幅诗歌书法作品:羊知跪乳将恩报,鸦尚反哺情更高。万物之灵人为首,人生美德尽孝道。
“通过书法作品,将国学的典故、道理、古诗等文化内容都整合为一,突然就给了我灵感,何不开一家国学小铺?”李晓娅说。
在百度百科上,“创客”的含义之一,是勇于创新,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。李晓娅想要实现的,是将书法、篆刻、国学文化相结合,以开笔礼、国学经典讲读、软笔书法、篆刻等课程,让孩子们在创作活动中,体会到国学的真正内涵。
大陈村是一个古香古色的村落,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祠堂,还有美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,一来到这里,无疑就像穿越到古时候的学堂一般,让孩子们在幽静的学习环境之余,能有更深更强的代入感。
“孩子们的收获只有在亲身体验中获得,才是根深蒂固的。”李晓娅说。
20多位新老“匠人”入驻
期待擦出火花
漫步在创匠工场,84岁的李笑群阿婆专注地制作着永康传统的织带,旁边聚拢这一拨拨年轻而好奇的面孔;65岁的土陶工匠冯寿台,悉心点拨一个个体验玩泥巴的年轻人……
面对孙辈年龄的孩子们,这些老匠人都乐呵呵的。看得出来,匠人对于薪火传承有着别样的情结。
目前,已有20多位创客和工匠在大陈村开辟了工作室,村里对所有入驻的创客和工匠免除3年租金。
试营业的创匠工场位于大陈村文化礼堂的组成部分“大慎厅”,大陈村村长陈泽胜说,今后创匠工场还要扩展到村里的老宅,很多老宅都要利用起来,真正做成一个创匠的乐园。
或许假以时日,创客和匠人的新老结合,还真能碰撞出火花。
"好招投"APP苹果版、安卓版近日已上线,各大应用市场搜索"好招投”就可找到,中国招商引资、投资、融资云数据信息中心。招商引资、投资、融资的人员都在用。